数据库的瓶颈问题解决(主从分离)与多数据源切换

数据库的瓶颈问题解决(主从分离)与多数据源切换业务中,数据库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高并发的业务中,我们可以采用集群部署来缓解请求和逻辑处理的压力,但是在数据库的层面却不行,Oracle、Mysql等数据库的吞吐量很高,但是依旧有阈值,我们不能奢求单库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假设遇到了数据库的瓶颈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怎样的手段呢 想要数据库达到瓶颈(SQL执行效率明显变慢),其实是很困难的,我们在程序的设计中基本都会使用到数据库连接池控制数据连接,但当业务量提升之后,连接池若是经常达到饱和便容易产生阻塞,我们不得不开放更多的连接数,随之而来的便是数据库承载了更多的并发,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有三: 更细的划分业务逻辑,将高频业务表单独分离开来,并通过定期清理的方式减小查询的执行时间,将不同的数据库请求分发到不同服务器的不同库,可以一定程度下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但是应以数据库的设计性为前提,绝对不能牺牲原有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将其进行拆分,得不偿失
数据库的瓶颈问题解决(主从分离)与多数据源切换2019-08-29鱼鱼

算法:递归

算法:递归递归算法主要寻找: 终止条件:递归的尽头 单级递归的行为:在一次递归里要做的事情 返回值:每次迭代要return的东西 例如 首先,假定方法是已经实现的 终止条件为:当当前节点(传了空节点)或下一节点(传了单节点)为空,则无需反转返回当前节点 递归行为:假定之后的节点均已实现反转,则需要将已经反转的尾部的next变为当前节点,而当前节点由于是第一个节点,其next为null 此处注意在反转前需要先留存反转后的尾部; 返回值:返回反转后的头结点
算法:递归2020-06-24鱼鱼

代理与nginx

代理与nginx代理指接受请求但是不由代理服务器自己处理请求而是直接转发给指定服务器(或是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转发给集群部署中的某一台服务器),然后由代理服务器接收请求结果并返回给客户端 指客户端的代理处理方式,指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指定的网站、服务,最常见的应用是翻墙,并且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客户端匿名访问 指服务端的代理处理方式,多个用户在访问网站服务时,实际访问的是反向代理服务器(如nginx),反向代理服务器将请求内容转发给服务集群,最常用于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和避免内网信息暴露 总之,正向代理是对服务端隐藏了客户端信息,反向代理则正相反,有一张图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两个代理概念(图源知乎,侵删)
代理与nginx2019-05-11鱼鱼

JVM与GC

JVM与GCJMM,长下面这个样子: 其中,堆和栈区自然不做介绍了,主要介绍: 程序计数器:线程私有的,记录正在执行的字节码地址,换言之,它告诉我们某线程执行到了那里,分支、循环等也会依赖这个来执行,这一区域不会发生OOM问题 栈:就是正常所指的栈,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同时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 )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 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这一区域会发生StackOverflow问题 堆:就是正常所指的堆,这里是GC的主要区域 方法区:线程私有的,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运行时常量池也包含在里面
JVM与GC2019-03-28鱼鱼

ELK实战(Ⅰ) 基于ELK整合分布式业务日志

ELK实战(Ⅰ) 基于ELK整合分布式业务日志大多情况下,我们可能都习惯了使用linux指令查看日志,很多时候一句简简单单的tail、grep能定位绝大多数问题 但是面临复杂的目录结构和分布式系统产生的“分布式日志文件”,如果还要我们一个一个去查日志,就会耗费很多没必要的时间 可以利用ELK这套组件快速搭建一个日志系统 注意此文仅针对可能很多情况下格式不确定的业务日志,对于某些组件日志我们有更好的可视化实践方式,可以参考此系列的其他文章 对于一个日志系统,我们要确认我们的诉求,在不同的场景下采用不同的收集方式: 是否是分布式系统需要合并多个节点的日志 如果需要,则需要用分布式组件收集并合并日志,这也是一个日志系统最基本的要求;
ELK实战(Ⅰ) 基于ELK整合分布式业务日志2020-03-14鱼鱼

排坑指南-异步操作HttpServletRequest丢失Cookie

排坑指南-异步操作HttpServletRequest丢失Cookie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bug:请求鉴权失败,因为通过Request对象获取到的Cookie中没有数据 经过debug调用request.getCookies()方法返回了null值,但是header属性的cookie却能拿到用户的有效cookie(request.getHeader("cookie")),其中缘由,且慢慢道来 我们可以在web项目中通过Request对象很方便的获取Cookie对象: 但其内部实现其实有一层缓存逻辑,从名为"cookie"的请求头中读取并处理数据转为Cookie对象并不是个省时事,在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Request类中可以看到如下代码实现:
排坑指南-异步操作HttpServletRequest丢失Cookie2020-11-11鱼鱼

IO多路复用模型:select、poll、epoll对比

IO多路复用模型:select、poll、epoll对比我们平时提到的I/O几乎都是同步 阻塞模型,譬如网络请求的socket IO,在数据返回前,相应的线程或是进程将会一直 阻塞直到数据返回,比较直接的处理便是针对IO流一对一的监听,但在IO返回前,相应的系统资源会平白无故的浪费,这种处理方式会大大降低服务器的吞吐 如果我们用很少的线程来监听这些IO,就能实现对系统资源的更好利用,在相应的socket有数据返回时才去读取数据 这种方式被称作IO多路复用,在Linux系统中,实现IO多路复用的方式(从古老到新)有select、poll和epoll 现在很多中间件都使用epoll IO多路复用模型才因此有着很高的性能和吞吐 此处简单描述三种方式的实现和区别
IO多路复用模型:select、poll、epoll对比2020-08-11鱼鱼

杂记:Spring与Springboot的本地化配置

杂记:Spring与Springboot的本地化配置利用这篇文章巩固一下Spring框架的基础,因为发现接触到的各种Spring的项目配置杂七杂八,从xml到注解,从properties到json到yaml,他们各有千秋,没有哪一种方式可以绝对取代另一种配置,所以在这里统一介绍一下各种配置方式的内容和利弊,以便随时查看 这并不是一篇Spring框架领域的教程,只是一种技术的补足或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学习手段 原始的Spring是采用纯xml进行配置的,我从github上找了一个规范经典的SSM项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置,从这里就可以看出xml的基本格式: ApplicationContext-test.xml jdbc.properties
杂记:Spring与Springboot的本地化配置2020-03-01鱼鱼

基于Consul的服务注册与发现

基于Consul的服务注册与发现注:文章基于Consul1.6.0版本,部分版本可能会有误差 本文中项目集成部分采用Java语言 consul官网,服务注册/发现是微服务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起初服务都是单节点的甚至是单体服务,不保障高可用性,也不考虑服务的压力承载,服务之间调用单纯的通过接口访问(HttpClient/RestTemplate),直到后面出现了多个节点的分布式架构,起初的解决手段是在服务端负载均衡,同时在网关层收束接口,使不同的请求转发到对应不同端口上,这也是前后分离防止前端跨域的手段之一: 图中的B服务也可以是多节点,注册在nginx上面的 要命的是,nginx并不具有服务健康检查的功能,服务调用方在调用一个服务之前是无法知悉服务是否可用的,不考虑这一点分布式的架构高可用的目标就成了一个摆设,解决手段也很简单:对超时或是状态码异常的请求进行重试尝试,请求会被分发到其他可用节点,或者采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察觉健康的服务
基于Consul的服务注册与发现2020-01-10鱼鱼

Consul高级应用:多数据中心,模板与Client(Zuul)

Consul高级应用:多数据中心,模板与Client(Zuul)此文整理了Consul比较实用的高级功能:多数据中心,模板与维护模式 Consul提供了多数据中心联动的特性,目前看来多数据中心只是在查询阶段提现,各个数据中心的数据持久化和数据目录(k-v对)的更新不相干扰 也就是说,多数据中心的特性目前看来不能作为可用性的保障,当然 不排除可以手动热切换数据中心 最好判断是否使用多数据中心的情形是判断服务是否属于同一系统下,是否相同serviceId能提供相同的无状态服务,以下列举一些情景: 一个系统拥有多个域名的多套部署,提供版本一致的服务(建议使用多数据中心) 一个系统由多个服务器提供的不同服务提供(视服务具体情况,不建议使用多数据中心)
Consul高级应用:多数据中心,模板与Client(Zuul)2020-01-28鱼鱼

有关Session的碎碎念-ban掉cookie之后

有关Session的碎碎念-ban掉cookie之后java web中, 用session来表示用户浏览器(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的一次会话 通常用sessionId来标记一个session,在Java中,有很简单的方式直接获取sessionId; 但是sessionId并不是session的特性,实际上,sessionId是在客户端首次创建会话时将生成的sessionId存入cookie中,在之后的访问中直接读取这个id值 当客户端禁止了cookie行为后,SessionId在每次刷新页面时都会更新,利用id来表示会话也成为了妄想,此篇文章意在说明,如何操作能使SessionId能够独立于cookie使用 这种操作其实在shiro中已经被应用了,当我们进入登录页面中,url后会出现";jssionid=xxxxxx",将sessionid显示的标注在url中,可以使用:
有关Session的碎碎念-ban掉cookie之后2019-03-08鱼鱼

ooo

ooo拆箱:包装类-》基本数据类型 Integer Byte -127- 127是以缓存数组指向相同对象,之外的默认new 模块化 完全解耦 #预编译 $直接用 $内容手动干涉 Mybatis有三种基本的Executor执行器,SimpleExecutor、ReuseExecutor、BatchExecutor SimpleExecutor:每执行一次update或select,就开启一个Statement对象,用完立刻关闭Statement对象 ReuseExecutor:执行update或select,以sql作为key查找Statement对象,存在就使用,不存在就创建,用完后,不关闭Statement对象,而是放置于Map内,供下一次使用
ooo2019-04-02鱼鱼
网站地图
1
首页 博客 {{screen}} 第 {{page}} 页
博客索引
{{blog.createDate}} ◔ {{blog.timeline}} 小头像 {{blog.author}} {{tag}}
{{blog.likeCount}}{{blog.commentCount}}
分类下暂时没有文章哦!
主题分类
{{taggroup.label}} 

{{tag.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