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2 HandlerMapping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2 HandlerMapping系列传送门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1 DispatcherServlet-鱼鱼的博客 此篇篇幅很长,且慢慢道来 在之前一篇中,DispatchServlet的doDispatch()方法中有这么几行: 其中getHandler方法: handlerMappings是一个初始化过的List,通过它获取HandlerExecutionChain HandlerExecutionChain存储了一个Object(其实就是HandleAdapter)和一个拦截器(HandlerInterceptor)数组,在doDispatch方法中执行了applyPreHandle和applyPostHandle方法,方法就是分别迭代调用了拦截器数组的postHandle和preHandle,同样地,发生异常时的triggerAfterCompletion也映射到了afterCompletion方法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2 HandlerMapping2019-06-12鱼鱼

对多线程的执行效率探究——合理的任务并发拆分

对多线程的执行效率探究——合理的任务并发拆分通常,我们选择多线程执行任务有两个理由,一是复杂任务采用多线程处理能够在发生并发时让用户减少等待也能防止阻塞,一是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提高任务处理的效率,就后者而言,此处探讨不考虑客户端并发是否有必要把一个任务拆分成多线程来处理 为了探究多线程的效率问题,我做了一个实验,将不同种类的任务分别用单线程和多线程执行,同时也试验了不同种类的锁机制 测试基于Java 8的版本,希望看到总结可以直接点击到文末 开启五个线程执行任务,设定了足够次数的循环输出,输出的数字和当前线程,利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统计任务用时 (代码略)以下是相同任务在不同环境下执行多次的平均执行时间
对多线程的执行效率探究——合理的任务并发拆分2019-12-09鱼鱼

JVM源码解析(2) ContextClassLoader与ClassUtil.forName()方法浅析

JVM源码解析(2) ContextClassLoader与ClassUtil.forName()方法浅析在Spring获取Context的源代码中,我们看到了对ClassUtil的方法调用,通过给定ClassName和ClassLoader进行Class的加载: ClassUtil.forName是仅供于Spring内部使用的获取Class对象的方法,来看一下源码: 首先 对于缓存的Class一块,在类的静态块中就能看出其逻辑: 在上面的resolvePrimitiveClassName方法中,先对长度做了一个判断,因为较长的packagename会影响执行的性能: 最终加载Class依旧是通过ClassLoader的,先来看一下获取ClassLoader的方法实现: 此处优先使用了ContextClassLoader作为 类加载器而非默认的AppClassLoader,在JVM源码解析 从 Launcher类浅谈ClassLoader中,提到了关于 类加载器的相关知识,使用ContextClassLoader是为了弥补双亲委派加载机制的对于自定义 类加载器的缺憾:那些自定义的 类加载器并没有机会上场,在使用了AppClassLoader后我们的自定义ClassLoader所加载的Class是无法被加载进去的,使用ContextClassLoader,我们可以在定义线程时,通过Thread的init方法(子线程调用,私有方法)或是setContextClassLoader直接指定使用自定义的ClassLoader
JVM源码解析(2) ContextClassLoader与ClassUtil.forName()方法浅析2020-08-16鱼鱼

ES快速入门(I)——分析分词器

ES快速入门(I)——分析分词器本文旨在快速入门Elasticsearch的分词,包括分词分析器的创建和介绍对比等,请确保在阅读前已经搭建好完备的集群 文章基于es7.0+,与稍旧版本的主要区别是没有type 在讨论分词前,我们先看一下es整体创建倒排的分词过程: 我们常说的分词器指的其实是“分析器”analyzer,es将以上常用的逻辑封装起来成为analyzer,但是语义上的分词器是指上面的tokenizer 经过了三层处理后拿到了terms数组建立最终的倒排索引: character filter:一般不会用到这个filter,是在分词前对原有的文档字段内容做转换,例如去除html的标签提取出正文内容,按正则清除和替换某些内容,你可以指定及自定义0个到多个character filter,他们将共同存在,一个文本流在经过character filter处理后,依然是文本流;
ES快速入门(I)——分析分词器2020-09-01鱼鱼

算法:Trie(前缀树、字典树)

算法:Trie(前缀树、字典树)前缀树(Trie,又称字典树)是一种功能倾向性很强的数据结构,通过对词汇的前缀做数结构,很容易实现查询、前缀词推荐系统,例如,我们将如下多个单词放入树结构中: [apple,bat,bee,cat,cap,car],最终生成的前缀树结构为 通过深度递归,我们很容易用较小的时间复杂度判断出符合前缀的单词在不在 假设Trie的字符集范围是固定的,并且范围不大,例如是上面的纯英文字符,假设忽略大小写总共为26个,可以选择使用桶结构进行存储,即每一个Node都是一个长度为26的bucket数组 这样看来,Trie的结构并不复杂,只通过循环不断提高深度进行遍历即可 假定字符集的范围是未知的,或者范围很大(比如中文汉字),就要放弃使用bucket结构,而是通过一个Map维护,这里使用树结构TreeMap,key为相应节点的字符
算法:Trie(前缀树、字典树)2021-01-19鱼鱼

扫盲——加密那些事

扫盲——加密那些事扫盲加密解密算法 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接触MD5算法,以此进行简单的文件完整性校验或者是后台密码验证,MD5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快捷的散列算法,常用于参数或文件完整性校验,譬如网络请求发起方与接收方分别对参数做MD5编码,一旦不一致便判断请求被篡改从而拒绝该请求,从而保证信息安全,编码后的字符串是编码前文本的一个简要梗概,因此它也被称作是信息摘要算法 这个算法的特点就是不可逆,只用于信息准确性和防篡改的校验,当然,MD5作为老牌的散列算法,很多经典的编码已经可以被反向解码出来(依靠正向的暴力穷举)以及被碰撞模仿(王小云院士团队的"破解"能够根据MD5编码后串码模拟原始消息,即使它可能与原信息不同),类似的还有SHA1,因此衍生了SHA224、SHA256、SHA512等更多安全的散列算法
扫盲——加密那些事2021-05-14鱼鱼

Redis原理-源码解析:数据结构1 字符串操作&SDS及预分配的实现验证

Redis原理-源码解析:数据结构1 字符串操作&SDS及预分配的实现验证所有原理实现基于Redis版本6.0.9 SDS(Simple Dynamic String)简单动态字符串,是Redis中字符串所采取的数据结构,SDS并不是Redis的独创,只是被Redis采纳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以替换C语言原生的字符串类型:sds仓库传送门 使用方法与原生的C语言字符串类似,并能提供很多类似的API SDS经过了两个版本,目前的解析大都基于v1 v1版本的sds数据结构很简单: 比起C语言中单一的字符数组构成的字符串,sds具有以下优势: 存储了字符串长度,相比C语言遍历获取长度,将时间复杂度由O(n)变为O(1); 当SDS每次发生修改时,会为其分配冗余空间,在字符串空间小于1MB时,每次分配实际长度2倍的空间,而在大于1MB时则是分配多1MB的空间,是在空间不足时才会触发分配
Redis原理-源码解析:数据结构1 字符串操作&SDS及预分配的实现验证2020-11-16鱼鱼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序 综述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序 综述Spring框架整体的流程:(图片引用请注明出处)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序 综述2019-06-05鱼鱼

多线程应用提高(I) 多线程常见问题、常用方法和关键字

多线程应用提高(I) 多线程常见问题、常用方法和关键字我们一般熟识的创建多线程方式即为继承Thread类或是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方法,还有创建线程池实现 手动定义一个线程任务(作为内部类)的方法现在已经不被提倡,所以遇到可能存在并发的复杂任务时,一般采用线程池来实现 一些设计并发常用并且容易被混淆的方法们: static sleep() : Thread类的静态方法,阻塞当前正在线程,不释放锁; wait() : 当前线程暂停,并释放锁且暂时无法重新获得锁,必须绑定当前对象内容锁(如使用Synchronized的同步块),知道其他线程调用notify()/notifyAll()才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 yield() : 当前线程暂停,此时时间片分配给其他线程,但是不会分配给优先级更低的线程;
多线程应用提高(I) 多线程常见问题、常用方法和关键字2019-12-07鱼鱼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3 拦截器HandlerInterceptor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3 拦截器HandlerInterceptor系列的源码基于Java Spring 框架5.1.x版本 HandlerInterceptor是SpringMVC框架提供的独有拦截器,本身只是一个接口,提供了三个方法,方法作用情况我已标出: 有关方法执行的具体时机,可以参考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1 DispatcherServlet文中的代码 上面使用到了default关键字,default关键字是Java 8的新特性之一(之前只有用在switch中),通过default可以在接口中定义一个方法的方法体,从而使该方法不必被强制继承 Java8中也添加了static用于修饰接口方法 主要是为了考虑接口重复方法的设计,比如多个类继承与同一个接口并且需要定义相同的方法实现时,用过default或static可以避免产生重复代码
Spring MVC源码和设计思想3 拦截器HandlerInterceptor2019-06-09鱼鱼

Spring源码解析(3) IoC容器配置读取和容器refresh

Spring源码解析(3) IoC容器配置读取和容器refresh在文章Spring源码解析(I) 基于SSM看Spring的使用和Spring启动监听中,讲述了web容器启动后会触发的方法实现中生成Context的部分,回顾下核心方法: 我们已经分析到了0.处,他对我们生成的容器做了一个判断,对于web.xml监听初始化的Context,其生成的WebApplicationContext都是Configur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的子类,所以必然会进入if分支 首先通过loadParentContext先加载了父容器,默认是null 然后调用了configureAndRefreshWebApplicationContext方法进行初始化和配置项的读取
Spring源码解析(3)  IoC容器配置读取和容器refresh2020-08-09鱼鱼

代理与nginx

代理与nginx代理指接受请求但是不由代理服务器自己处理请求而是直接转发给指定服务器(或是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转发给集群部署中的某一台服务器),然后由代理服务器接收请求结果并返回给客户端 指客户端的代理处理方式,指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指定的网站、服务,最常见的应用是翻墙,并且使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客户端匿名访问 指服务端的代理处理方式,多个用户在访问网站服务时,实际访问的是反向代理服务器(如nginx),反向代理服务器将请求内容转发给服务集群,最常用于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和避免内网信息暴露 总之,正向代理是对服务端隐藏了客户端信息,反向代理则正相反,有一张图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两个代理概念(图源知乎,侵删)
代理与nginx2019-05-11鱼鱼
网站地图
1
首页 博客 {{screen}} 第 {{page}} 页
博客索引
{{blog.createDate}} ◔ {{blog.timeline}} 小头像 {{blog.author}} {{tag}}
{{blog.likeCount}}{{blog.commentCount}}
分类下暂时没有文章哦!
主题分类
{{taggroup.label}} 

{{tag.value}}